2019年4月8日默想:上帝的性情

6 耶和华在他面前宣告说,耶和华,耶和华,是有怜悯有恩典的神,不轻易发怒,并有丰盛的慈爱和诚实。

7 为千万人存留慈爱,赦免罪孽,过犯,和罪恶,万不以有罪的为无罪,必追讨他的罪,自父及子,直到三,四代。 (Exo 34:6-7 CUS)

 

上帝在这里向我们启示他的性情。总的来说有两个方面:公义和慈爱。在这里是先启示慈爱,后启示公义。同样类似的经文出现在20:5-6,而在这段经文中,却是先启示公义,后启示慈爱。经文如下:

 

恨我的,我必追讨他的罪,自父及子,直到三四代,

爱我,守我诫命的,我必向他们发慈爱,直到千代。

这两段经文的相似之处在于,第一,都是启示上帝的两个主要性情:公义和慈爱。第二,都是将公义和慈爱做了对比。表面上看起来上帝的慈爱更胜他的公义,是三、四代和几千代的对比。其实在34:7中文的翻译有些问题,个人觉得应该翻译成为千代,而不是千万人。因为在这里是“thousands”。但是“thousands”of 什么?并没有说。所以结合20:5-6节,这里应该是一个对比,和后面的三、四代做对比,所以很自然的就应该是“thousands of generations”。所以应该翻译成为千代。应该和20:6是一个意思。所以这里告诉我们说上帝的慈爱存留千代,而上帝的公义,追讨人的罪,直到三、四代。

那么这里就有一个问题,为什么父亲犯罪,儿子和孙子要承担呢?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。第一,父亲的罪的后果必然会影响到孩子。现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原生家庭就是很好的注脚。在最近热播的以原生家庭为题材的电视剧《都挺好》里面,女主人公苏明玉最恨的就是他的母亲,而她却在不知不觉当中变成了她的母亲。这是第一点。第二点,就是可以从20:5-6节得到一些启示。在20:5里面有一个限定词,就是“恨我的”。也就是说,恨上帝的,他要追讨他的罪,直到三、四代。说的再明白一些,这件事的适用范围是那些恨上帝的人。但是有没有办法跳出这样的咒诅?有!ESV的注释讲的很好,就是悔改。悔改可以打破这样的僵局,跳出这个咒诅。所以我们中国人说,天无绝人之路。上帝的慈爱胜过他的公义。我们在这里不深入探讨,是否上帝的慈爱真的胜过他的公义。我们只是从字面上看,似乎这是上帝让我们所理解的表面的意思。

所以上帝是公义的上帝,也是慈爱的上帝。公义和慈爱,公义是基础。慈爱必须是在公义的基础上面。慈爱不能废除公义。但是公义和慈爱在人的身上遇到了矛盾。上帝的公义,要求他必须惩罚罪人,罪人的结局就是地狱。而上帝的慈爱使他不忍看到这样的结局。所以上帝作为审判者,公义和慈爱在这里遇到了冲突。这个冲突在十字架上被解决。耶稣背负了世人的罪,满足了公义。所以上帝慈爱就可以临到那些在耶稣基督里面的人。所以出埃及记20:5-6中“恨我的”和“爱我的”就以耶稣基督成为分水岭得到实现。那些在耶稣基督里面的就成为“爱我的”,而不在耶稣基督里面的就成为“恨我的”。这是上帝公义所必须要求的。所以我们这些已经在基督里面的人的使命,就是传播基督替我们代赎的这个好消息,使那些“恨我的”变成“爱我的”。正如保罗在哥林多后书5:18所说的,“一切都是出于神,他借着基督使我们与他和好,又将劝人与他和好的职分赐给我们”。

发布评论

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.